中国经营报10月12日报道 吉利集团携手沃尔沃汽车,正在上演一场空前逆战
日前,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尔沃大庆工厂)在经历了两年多的艰难审批后终于开业。而在此前,沃尔沃成都工厂已经进入试运行状态。据沃尔沃相关人士透露,不久后沃尔沃张家口发动机工厂也会进入试运行。
沃尔沃快马加鞭的背后,正是得益于吉利集团的强势推进。此前,沃尔沃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汉肯·塞缪尔森在德国法兰克福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吉利对沃尔沃工厂建设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对于沃尔沃进一步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并为沃尔沃前瞻性的发展提供了稳定性的保障。”
塞缪尔森所言的保障中,资金层面或许是最为重要的。据记者对公开披露的投资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沃尔沃在华四大项目总投资额高达135亿元以上,其中,上百亿元投资都将来自于吉利集团(包括吉利集团控制的上海吉利兆圆)。
更令人担忧的是,就在10月9日,曾经看好吉利发展的高盛突然宣布出售其持有的所有吉利汽车(00175.HK,系吉利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股票套现最多3.15亿美元(约合19.27亿元人民币)。巨大的资金压力和资本市场的变数,将给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带来怎样的挑战?
曙光初现
破除重重困难,沃尔沃大庆工厂终于在9月23日完成了国家工商总局的注册。
虽然大庆相对偏僻的地理位置曾让沃尔沃内部人士对此充满了异议,但不可忽视的是,大庆市在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提供了30亿元资金支持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收购沃尔沃的梦想。在完成收购之后,吉利集团和沃尔沃就确定要“投桃报李”地为石油资源正在逐步衰减的大庆提供新动力——汽车工业。
据记者了解,沃尔沃大庆工厂于9月23日在国家工商总局完成了注册。记者查询工商档案信息获悉,沃尔沃大庆工厂的法人代表为童志远,注册资金为16.6652亿元,登记类型上,显示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其经营范围为,制造汽车及其零部件;销售、分销和出口合资公司和合资公司投资企业制造的产品;进口汽车制造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提供上述车辆的售后服务,相关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涉及许可经营的凭许可证经营)。
沃尔沃大庆工厂能够获批成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早在2011年6月,国家环保部就公布了沃尔沃大庆工厂的环评情况。该项目征地84公顷,产品方案为豪华型家用轿车113K、中高级SUV产品 XC60和MPV三种车型,达产年(2015年)三种车型的产量分别为3万辆、4万辆和1万辆,拟于2013年投入试生产,项目总投资45.76亿元。然而,环评通过的沃尔沃大庆工厂,最终却在国家发改委审批程序中遭遇了难题。彼时,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已涉贪腐落马)负责相关项目审批,在其任上诸多重大的汽车产业投资项目都面临很难过关的窘境。再加上被吉利集团全资收购的沃尔沃又被视为外资企业,需要在中国组建成合资公司方能予以成行。最终,李书福也只能够自嘲“自己与自己结婚”,让吉利集团与子公司沃尔沃组建合资公司来满足国家政策规定。在破除一系列的障碍下,沃尔沃大庆工厂的审批流程也拖延到了今年下半年才出现曙光。
巨资投入
不算中远期的后续投资,沃尔沃在华的四个项目总投资金额已超过了135亿元。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文件,沃尔沃共获批包括了整车、发动机、研发中心三大项目。沃尔沃整车项目建设地点为黑龙江省大庆市,项目产品为沃尔沃品牌系列轿车和运动型乘用车、吉利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建设规模为年产8万辆;发动机项目建设地点为河北省张家口市,项目产品为沃尔沃开发的1.3升、2.0升和2.5升系列涡轮增压发动机,建设规模为年产32.5万台;研发中心建设地点为上海市嘉定区。
其中整车项目的产品与此前环评公示中的产品情况出现了一些调整,增加了吉利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产品。而投产吉利集团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也是近年新获批中外合资企业的标志性符号。从国家层面考虑,更希望在新建合资工厂中导入自主品牌产品,以此提升中国自主品牌的能力。
根据此前披露的情况,沃尔沃大庆工厂首期投入为45.76亿元,而沃尔沃张家口发动机工厂投资则达到了32亿元,沃尔沃上海研发中心的投资则是16.9952亿元。而在大庆市的宣传中曾经提到,沃尔沃整车项目一期,总投资为45.76亿元;沃尔沃大庆工厂二期规划产能要达到30万辆,总投资达到200亿元。即使不算上二期规划的投入,沃尔沃大庆整车项目、张家口发动机工厂、沃尔沃上海研发中心的总投入额就达到了94.75亿元。
而在这三个项目之外,在吉利集团的主导下,沃尔沃成都工厂则以变通的形式在稍早获得了批准并已经开始试生产。2012年6月,据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公布的浙江豪情成都分公司乘用车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显示,浙江豪情成都分公司通过技术转让方式,取得沃尔沃品牌持有者的许可,进行沃尔沃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而浙江豪情成都分公司的生产基地也正是命名为沃尔沃成都制造工厂。据公开资料显示,沃尔沃成都工厂目前投资就已达到了40.28亿元。
可见,将沃尔沃大庆整车基地、张家口发动机工厂、上海研发中心、沃尔沃成都工厂的投资额简单相加,不算中远期的后续投资,上述四个项目的总投资金额已超过了135亿元。
巨资投入的意图非常明显,沃尔沃需要通过加速国产在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抢夺中国豪车市场份额。按照沃尔沃的战略规划,其希望于2015年在中国实现20万辆的销量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沃尔沃除加速工厂建设之外,还将尽可能多地把产品投入到中国实现国产化。法兰克福车展期间,塞缪尔森曾对记者表示,未来中国工厂的EUCD平台(此前沃尔沃与福特共同研发的平台)也将被SPA平台(沃尔沃新一代平台)取代。据了解,沃尔沃已经在SPA平台上推出了第一款概念车Concept Coupe,近期基于该平台还有两款概念车推出。沃尔沃设计师表示,SPA可扩展平台正在加速沃尔沃汽车的转型,推动更多具有震撼力的新产品诞生,并将新产品导入中国市场。
吉利负重
面临对沃尔沃在华项目上百亿元的投资,吉利集团将感受到巨大压力。
在中国,动辄上百亿元的投资,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投入,然而,对沃尔沃而言,钱似乎并不是问题。
沃尔沃的背后是一个拥有较强融资能力的吉利集团。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文件,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占股50%)、上海吉利兆圆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占股20%)和沃尔沃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占股30%)合资建设整车、发动机和研发中心项目。其中上海吉利兆圆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吉利兆圆”)是由北京吉利万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吉利万源”)和上海嘉尔沃投资有限公司于2010 年3 月2 日在上海市投资设立的投资公司。其中,北京吉利万源是吉利为收购沃尔沃而成立的一个项目公司,据公开信息显示,北京吉利万源持有注册资金81亿元的上海吉利兆圆87.63%的股份。而在吉利集团的表述中也表明,吉利控股集团已对上海吉利兆圆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形成控制。
显然,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整车、发动机和研发中心项目中,吉利集团与其控制的上海吉利兆圆的股份达到了70%,而被视为“外资企业”的沃尔沃只占30%。对于这种结构,西南证券分析师刘峰表示,根据出资额和股份构成,吉利集团会承担沃尔沃中国项目的主要资金投入。
如果不考虑特殊情况,按照股份制公司“按股融资、按股分权”的原则,吉利集团及由其控制的上海吉利兆圆在沃尔沃大庆工厂、张家口发动机工厂、上海研发中心项目持有70%的股份情况下,也承担相同比例的资金投入,即吉利集团和上海吉利兆圆在上述三个项目上的前期投资资金已达65亿元。此外,沃尔沃成都工厂是由吉利旗下的浙江豪情成都分公司进行建设和运营,所以吉利集团还要再承担成都工厂一期建设的全部40.28亿元投入。
对此判断,也得到了吉利集团相关人士的默认。因此在沃尔沃大庆整车基地、张家口发动机工厂、上海研发中心、沃尔沃成都工厂四个项目上,吉利集团(包括其控制的上海吉利兆圆)承担的资金就将达到100亿元以上。对于吉利集团承担大部分资金投入,沃尔沃中国区高层表示,沃尔沃其实也属于吉利集团,谁出钱并不重要。
然而,谁出钱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事实上,由吉利集团来承担沃尔沃中国项目的资金投入,能够让经历了波折的沃尔沃休养生息。据了解,2011年初,沃尔沃曾经发布了11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其中一半以上的资金投入到SPA平台的开发。大量研发费用的投入,再加上欧美市场的不景气,让沃尔沃在2012年陷入了亏损。数据显示,2012年,该公司共亏损4.8亿瑞典克朗(约合4.59亿元人民币)。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沃尔沃在2013年上半年业绩为亏损5.7亿瑞典克朗(约合5.45亿元人民币)。
在这样的情况下,沃尔沃在华新的投资重任或许只能由母公司吉利集团扛下来。除此之外,日前吉利集团还在瑞典哥德堡出资建立了欧洲研发中心,该中心将整合旗下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的优势资源,全力打造新一代中级车模块化架构及相关部件,满足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未来的市场需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沃尔沃汽车的研发投入压力。
但也有业内人士提醒,面临对沃尔沃在华项目上百亿元的投资,吉利集团也将感受到巨大压力。公开资料显示,吉利集团2012年持有的货币资金已经从2011年的204亿元下降到166亿元,负债总额却从2011年的789亿元上升到834亿元,负债率2011年为74.9%,2012年为73.6%。显然,从负债率来看,2012年虽有减少,但是负债总额进一步上升。而且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的货币资金则在2012年有较大幅度减少。
另外,且从此次高盛出售吉利汽车股份,也不难看出一些投资者的担忧。4年前,高盛出资3.3亿美元成为了吉利汽车的战略投资者,双方开始了蜜月关系。尽管高盛通过出售吉利汽车股票,4年的投资可以获得高达八成的收益,但是与高盛投资工行、中国平安相比,这一收益并不高。分析人士认为,高盛出售一方面有自身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对中国汽车行业未来的担忧,毕竟部分企业高速扩张后,明后年产能过剩的问题或许将会凸显出来。
事实上,汽车整车厂需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投资回报期,从试运行到量产,最终实现饱和生产往往要经历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面,承担了上百亿元投资,自身货币资金减少以及负债总额增加的吉利集团必然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不难发现,随着布局的项目逐渐开始启动,沃尔沃在华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对沃尔沃以及吉利集团而言,新的挑战也才刚刚开始。